面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面霜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让农业科技创新112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9-14 09:48:26 阅读: 来源:面霜厂家

让农业科技创新1+1>2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创新,2014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联合10个地市农科所及省杂交油菜中心发起成立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旨在探索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新机制,围绕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提升陕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打破壁垒 上下嫁接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全国科教单位提出的要求。陕西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推进三个陕西建设,更需一双强劲有力的科技翅膀为三农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将地市农科所与大学进行高位嫁接,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效统筹,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服务陕西现代农业发展中达到1+12的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提出了大胆设想。

2014年10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杨凌示范区牵头,联合西安、宝鸡等陕西10个地市的农科所,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联盟的成立,实现了大学、地市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同,打破了体制机制的一种自然障碍,围绕陕西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目标、服务的产业、服务的区域更加明确,创新的活力也更强劲。

过去我们在四堵墙里搞科研,方式方法都很落后。联盟的成立,推倒了四堵墙壁垒,拉近了兄弟科研院所的距离,搭建了地方科研院所与大学的桥梁。汉中市农科所葛红心所长表示,联盟拉升了地方的科研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葛红心198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保专业,作为校友一年却去不了西农一次。联盟成立后,他几乎每月跑一次母校。以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现在我们是一家人,底气足了,胆就正了。今年五六月份,他拉着单位15个科研人员与资环学院、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等6个学院顺利签订了科技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协议。在水稻、油菜这些陕南山区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我们和大学已携手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

玉米、马铃薯是陕北的主要粮食作物。联盟成立前,榆林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一直靠私人关系。现在是一家人,支持大学研究就是支持这两个产业发展。榆林农科院从科研平台、人力资源、试验基地等方面为大学种质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撑,院长常勇说:通过和大学的合作,今年玉米实现高产,平均上千公斤,农民喜获大丰收,这必将带动玉米产业的大发展。

协同作战 有效推广

10月份,是甘薯的成熟季节。宝鸡市农科所所长刘明慧带着一帮人在地里像检阅士兵一样认真地研究着摆满10多亩大田的甘薯。宝鸡市农科所从本世纪初开始搞甘薯研究,十多年下来,陆续出了7个品种,近几年研究出100多个新品系,是西北地区甘薯研究力量强单位。围绕甘薯产业,宝鸡市农科所加强了与大学和地市农科所的联合攻关,先后与延安、咸阳、汉中、商洛、安康开展了合作。

在刘明慧的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团队里,既有大学的专家,也有兄弟单位的成员;既有搞育种的,也有搞病害的,还有搞土壤的、搞市场的这些成员单位和团队成员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人员交流、资源共享,多学科、多团队、多单位强强联合,组团攻关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马铃薯是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在陕西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常年种植面积450多万亩。围绕马铃薯产业,榆林农科院联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商洛、安康、汉中农科所展开了紧密合作。该所为大学的种质资源创新在硬件上无偿提供200亩试验示范地、全国大的近7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从人员上抽调13人组成团队进行田间作务的技术配套工作。在兄弟单位之间,新品种、新材料、栽培新技术等交流合作也十分紧密。如陕北的紫花白、秦薯9号走向了陕南,安康所的安薯58种植到了陕北。如今陕西是全国第七大马铃薯基地。

小米粥,糜子糕这些陕北的美食让人忘不了。小杂粮作为陕北的特色优势作物,要在全国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有强大的团队。农林科大冯佰利、柴岩等专家加入地方科研团队,手把手传授技术。薛吉全作为陕西玉米首席专家,将玉米材料无条件地送给各地市农科所,放手让大家在科研试验中成长。各类学科专家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和发展需求走向了基层,播撒着科技的火种,推动着产业发展。

让高精尖技术服务更接地气

地市农科所长期处在生产一线,研究接地气,处于科研的末端;大学长期追踪国际前沿,研究前沿,处于科研的。和末端的连接问题,被俗称为科研后一公里。

短短的一公里,让大学的高精尖技术不够紧接地气,地市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不够高大上。联盟将和末端接起来了,解决了科研后一公里的问题。安康农科所张百忍所长表示,这样头脚连接起来的科研服务更接地气,地方科研单位做项目也更有底气。

对猕猴桃产业来说,汉江流域是世界公认的佳适生区。陕西果业十三五规划指出,重点在汉中、安康发展猕猴桃产业。安康没有果业,猕猴桃野生资源又十分丰富。一直做野生资源调查的农艺师李学宏说,满山都是猕猴桃,一条沟年产四五万斤。

要把野生资源转化为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瞄准猕猴桃产业光明前景的当地企业,纷纷找上安康市农科所,要求以合同的形式发展该项产业。可所长张百忍当时不敢接单,产业要发展,企业有需求,可咱技术和人才跟不上啊,不敢耽误人。这是一年前。

一年后,安康所与汉滨区中旺公司、宁陕皇冠公司各签订了400万和500万亩的合同。现在心里有底了,一方面技术上有了西农大这个靠山,另一方面所里依托联盟项目组建了科研团队专门做这一块。

为凝聚全省农业科技力量,让服务更接地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形式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和示范推广。今年出资280万元,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按照区域特色、研究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先支持小麦、玉米、油菜、猕猴桃等10余个产业的协同创新和示范推广。

安康市优质高产猕猴桃引种栽培及示范推广项目,由安康所农艺师潘晓红、李学宏共同主持。从2009年开始,他们陆续做了3年种质调查与筛选工作,后面由于缺乏经费支持而中断。在联盟的大力支持下,研究得以继续,他们满怀信心:3至5年内培育出一个适宜陕南山区的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致富山区农民!

汉中是全国灿稻优适生区,也是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大的地区,年种植面积在120万亩左右。人工种植同机械化种植相比,一亩地可节省8个劳动力、成本近400元。汉中农科所书记李厚华表示,水稻的机械化生产必将成为今后的生产主流。依托该所开展了水稻全程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农民和企业当年就带来了可观收入。城固长丰农业合作社,153户社员,机插水稻550亩,每亩节本增效374元,社员实际收入总增加20.58万元,对水稻机械化作业起到了显著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聚合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合力服务陕西现代农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全产业链时代的趋势;这是联盟成立的宗旨和奋斗的目标,也是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漫长道路,更是让基层农技力量率先插上科技翅膀的有效渠道和广阔舞台。

电玩设备回收

钢结构加工厂

南京DHL国际快递电话

吸音涂料